九游娱乐 jiuyouyule 分类>>
一对县城夫妻的同床异梦:体制内外两种人生九游体育- 九游体育官方网站- 娱乐APP下载
九游娱乐,九游娱乐官网,九游app,九游下载安卓,九游体育,九游,九游下载,九游体育娱乐,九游体育app,九游体育网页版,九游真人,九游棋牌,九游捕鱼,九游娱乐靠谱吗,九游体育官网,九游官网在“上岸”成为一代人集体渴望的今天,体制内外那道无形的墙,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或许还不算明显,但在广袤的县城,却成了一道划分命运的天堑,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。
“年少不知体制香,归来屡次考不上”,这是本文作者晓雯在县城工作几年后最大的感受。
几年前,晓雯从深圳回到家乡上班,在几家民营企业间辗转腾挪,沉重的KPI、复杂的职场关系与频繁的人事变动,让她长期处于对工作和生活的焦虑之中。
而她的丈夫身处国企,朝九晚五,福利齐全,安稳的“铁饭碗”生活与晓雯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不同的职场生态,不光让晓雯和丈夫的消费观念、社交圈截然不同,更悄悄重塑着两人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规划。
小英是我们酒店的销售兼主播,这几天因为领导持续的公开排挤,已经快抑郁了。
俺们民营企业可比不上你们公家单位,职场环境可谓是险象环生,稍微不注意,饭碗就丢了,你这话是标准的“何不食肉糜”。
民营公司逐利是根本,生死时刻,管你是功勋老黄牛还是职场小萌新,照拿不误。
有一位前同事叫马哥,之前在公司负责集团内刊,是公司出了名的“笔杆子”,博览群书,业务能力过硬,就是性格不够圆融,带着一股文人的孤傲和犟劲,所以这么多年都没升上去。
每逢聚会,喝上二两酒,马哥就开始哭诉,细数自己多年来为集团付出了多少,一个人从宁夏远赴我们中部省份发展,公司却连个副主任都不给他提。
我结婚时请同事们吃饭,马哥借着酒劲儿哭得稀里哗啦,向在场所有人倾吐他的委屈,场面一度尴尬不已。
去年,马哥的老领导退休,新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,响应集团降本增效的政策,不到三个月就让马哥走人了——
先是不给他安排工作,接着又让人力找他谈话,让他待岗三个月,每个月只能拿到1800元的最低工资,期间若是有合适的位置,就让马哥转岗,否则就走人。
马哥一开始也咽不下这口气,想和公司耗到底,毕竟他房贷加身,年纪大了不好找工作。
直到被送进集团下属的煤矿做保安,马哥知识分子的尊严碎了一地,干了一个多月,终于受不了每天2小时的通勤,不得不自己离职。
作为小英的半个分管上级,她的直播工作量由我来制定,3000分钟的硬性考核加上配合拍摄、出去跑客户以及店内接待,已然很辛苦;
不成想,酒店总经理林总大手一挥,小英的工作时间直接翻倍,“我们花钱设了主播岗位,就得多直播,不然这个岗位的意义在哪?”
行政级别上,我和小英分属不同的公司,我不便过多插手,加上林总说一不二,我只能无奈看小英为了完成KPI终日奔波。
有一天直播间没人,小英借机休息了一会儿,结果不幸被林总截到了她挂播玩手机的画面,并毫不留情地发到了管理群。
某些人以为靠一张脸就能吃干饭,没有业绩什么都白搭;空坐在办公室当少奶奶,还不下去接客……
我每每和老公抱怨公司是非,说人员流动率大,隔三差五就有人离职,他总是大为不解:
这里的居民人均收入只有2200元,市区人口仅有40多万,其余都分布在各个县城。
我七八年前刚毕业在深圳上班时,月入过万,当时老公说,他朋友的媳妇在老家也月入过万。
那时我还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别,回乡工作后,才明白小城市工资过万的含金量有多高。
老公和他的朋友们,以及朋友的媳妇们,基本都在本地国企、事业单位、机关单位上班。
按照老家人对稳定工作的崇拜程度,他们算是站在了县城职场鄙视链的顶端,其次才是我们这种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,再次则是没有固定工作的打工仔,而后两者是构筑县城人群面貌的主流。
我们市是典型的重资源城市,老公所在的国企和我所属的私企都和能源行业沾边。
而我们老板是凭借一辆摩托车、两个桶跑运输起家的实干派,多年来积累身家,鸟枪换炮,屡次面临经营危机,九死一生才熬到今天。
老公所处的集团,高薪广纳贤才,向最热门的新能源、AI、低空经济方面探索,几乎网罗了县城的高质量人才,甚至吸引了追求稳定的外地人才;
而我们老板的转型,却是投了家酒店,往服务业“卷”,光是关系户就超过全体员工的三分之一。
我们是单休+五险,领导觉得福利已经顶了天,放眼全县乃至全市,几个老板有魄力能给几千名员工上保险?
而老公的单位是双休+五险一金,还有很多隐藏福利,比如食堂好吃又便宜的饭菜,冬天发放烤火费,夏天发放避暑费,年底还有一笔不菲的奖金。
逢年过节,老公单位的福利多到分为好几个套餐,职工们拿着长达几页的表格勾勾选选;
我们则领到了几桶八宝粥、方便面和火腿肠,一问居然是疫情时候的存货,快过期了,赶紧当福利给员工发了。
刚毕业在深圳上班时,我连换了几个东家,没有一家企业会在五险一金、周末双休等问题上令我纠结。
深圳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,大家都是外地人,过年回家不容易,我记得,春节前,领导都不是通知我们什么时候上班,而是问我们能买到几号回来的票。
平常做团建参加活动,公司尽量都安排在周五或工作日,领导从不占用大家的上下班时间。
我当时还没有回老家的计划,老公劝我要为以后考虑,想回来发展,还是得考个公家单位。
直到我返乡找工作时才发现,销售是常态,五险一金是奢侈,双休可遇不可求,终于领会了老公的经验之谈。
在县城,有份工作、会自己开车上下班的女性,已经算得上是“独立女性”了,想要在这里升职加薪、追求职业理想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
全市唯一一家豪华酒店品牌,月薪6500,缴纳五险,离家5分钟,下面还带着几个小兵,出来进去也是西装革履。
但说白了,再怎么顶着营销负责人、品牌经理等花哨的名头,在客人面前都统一归为“服务员”。
平常出去吃饭,我碰到贵价餐厅,转头就想走,老公则感慨一句“好贵呀,不过没事,就吃这一次”;
平日在家,他光电脑就有好几台,自行车、摩托车、小汽车、大汽车等交通工具一应俱全,问就是为了“方便”......
老公不理解我每个月工资加稿费挣得也不少,怎么抠门成这样,我则气他一分钱不存,将来怎么办。
他有次和我说,他一个朋友欠了花呗将近十万元,我听后觉得不可思议,她家没添车也没添房,什么大件也没买,怎么能硬生生花出去十万?
那位朋友家的东西全是进口的,光一个婴儿床就花了七千多,每年iPhone上新他们都要买,一买就是三台,还全是顶配。
我依然不能理解,就算不存钱,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,想还上十万元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老公又笑了,说,这你就不懂了,那个朋友是独生女,人家父母都是国企的正式职工,退休时还有一笔退休津贴,老两口的公积金也能提出来,三十多年的积蓄,至少有上百万,填上十万的窟窿算什么?
大家都是独生子女,人到中年仍有父母帮衬,收入稳定,儿女双全,生活从容,完美得像城市宣传片里的幸福市民。
他有一个职场发小群,5人分属不同的子公司,无一人离职,十多年里见证了彼此相亲、结婚、头胎、二胎,感情深厚。
那要是朋友们问起来,我怎么介绍你呀?这不成了没工作嘛,年轻还好,未来怎么办?
现在我勉强算有“半个工作”,老公一家自然看不上,公婆时不时转发体制内招考的报名链接让我试试看,他们认为,哪怕在县幼儿园做个临时工,也比在酒店上班稳定。
我的自尊心强烈受辱,气过、吵过、也闹过,家人从此不再当面提及,可每当我静下心来思考将来的路何去何从,如果35岁被裁,该如何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,确实一片迷茫。
高考时报志愿,家门口就有非常好的学校,但我害怕从此一辈子都走不出我们省,报考志愿时,天南海北地选,最后去了广东。
大学期间,我尝试过各种兼职,赚钱是一方面,想体验不同职业带给人的新奇感受是更重要的因素。
我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助理,做过旅游网站兼职编辑,自己研究写公众号、拍vlog(十年前vlog刚进入中国),做数学老师,学校各种社团开放日有活动我就报名,没课的日子,宿舍里基本见不到我的身影。
毕业时,同学们都想抓住两年应届生的黄金身份考学,我却一头扎进社会找工作,还没拿到大学毕业证,就走特批成为上市公司的正式员工。
我喜欢变换的、多元的文化,后来辞职游历过26个国家,也给一些网站兼职撰稿,采访时有幸接触过各种大佬、网红、企业家。
每次和考入公安税务系统的朋友聊起我对她们的羡慕,她们也羡慕我过去丰富精彩的经历。
当年辞职环游世界前,我曾坐在深圳最著名的粤海街道超甲级写字楼里,对着窗外发呆,心里只有一个想法,“天地那么广阔,我想要活得丰盛”。